
中國冶金報:【新春走基層】探訪2024年度“央企楷模”團隊:新品不斷“冒”出背后,是甘坐冷板凳的研發定力
1月26日,乙(yi)巳蛇年前夕,《中(zhong)國(guo)冶(ye)金(jin)報》記者走進中(zhong)國(guo)寶武太鋼(gang)精密帶鋼(gang)公司生產一(yi)線,軋機隆隆運轉著,軋制出的(de)帶鋼(gang)經(jing)過清(qing)洗(xi)、光亮退火、拉矯(jiao)、縱(zong)切等一(yi)個個工(gong)序,被分門(men)別(bie)類標記好。在(zai)這里,我們見到了正在(zai)堅守崗(gang)位的(de)2024年(nian)度“央企楷模”團隊——中國寶武太鋼“手(shou)撕鋼”創新研發(fa)團隊的(de)(de)廖席(太鋼首席精密(mi)箔材工藝(yi)工程師),他向我們坦(tan)露了榮(rong)譽背(bei)后的(de)(de)奮(fen)進心語、新質(zhi)生產力的(de)(de)太鋼步履(lv)。
“獲得2024年度‘央(yang)企楷模(mo)’稱(cheng)號的(de)團(tuan)隊只有5個,當我(wo)們與中(zhong)(zhong)國海油(you)‘璇璣(ji)’技術團(tuan)(tuan)隊、中(zhong)(zhong)國移動‘九天’人工智能團(tuan)(tuan)隊、中(zhong)(zhong)國東航C919飛(fei)行(xing)部(bu)等(deng)團隊并肩而站時,作為鋼(gang)鐵人,我們(men)感到無比驕傲,并下決心,拿了(le)榮譽就一定不能砸招牌(pai),及時清(qing)零,繼續奮斗。”言語間,廖席眼神堅定。
圖(tu)為廖席(xi)正(zheng)向《中(zhong)國冶(ye)金報》記者(zhe)介紹(shao)2025年新春期間的(de)生產安排(pai)(薛(xue)志軍 攝)
新(xin)春時節,太鋼精密帶鋼公司(si)生(sheng)產不止步,創新(xin)也不“打烊”。廖席透露,當晚他要進行一項產品的試制工作,這項產品目前還處于中試階段。
有人曾形(xing)容(rong)“手撕鋼”團隊像不停旋轉的創新陀螺,似乎過幾年就會“冒”出一款劃時代的新產品。廖席解密,研發一批、儲備一批、生產一批,是太鋼成為創新“永動機”的最大奧秘。“‘冒’的背后,實則是很多專業人士坐多年冷板凳、開展無數扎實工作的努力。”廖席坦言,“創新工作絕對不能滿足現狀,否則一定會被人趕超。”
圖為廖席向《中國冶金報》記者一行展示(shi)最新研發的材料(樊三彩(cai) 攝)
以“手撕鋼”為例。目前,國內已有多家企業可以生產“手撕鋼”,同行擠占市場的壓力是太鋼必須面對的課題。“肯定有壓力,但我們十分歡迎業內有企業去追趕、給我們制造壓力,從而激勵團隊始終保持接續奮斗的狀態。”廖席表示,“在從0.02毫(hao)米(mi)競(jing)速(su)到0.015毫(hao)米厚度后,太(tai)鋼‘手撕鋼’團隊(dui)已(yi)悄然再(zai)闖下一無人區,致力于實現極限的(de)0.01毫(hao)米,想發展得更好(hao),就要永遠站穩排頭兵,敢(gan)做那些(xie)沒(mei)有人(ren)干的事。”
太鋼(gang)總能以(yi)一己之(zhi)力攪動創新的“一池春水”。目前,國產“手撕鋼”已形成4大類20多(duo)個品種的系列產品,擁有30多項(xiang)不(bu)銹鋼(gang)(gang)(gang)核心專利,成為國內(nei)許(xu)多領域“肉眼可見的(de)支(zhi)撐材(cai)料(liao)”。然而,躺在過去的(de)功(gong)勞簿上睡大覺(jue),不(bu)是太鋼(gang)(gang)(gang)的(de)風格。“手撕鋼(gang)(gang)(gang)”之后(hou),太鋼(gang)(gang)(gang)精密薄(bo)帶公司進一(yi)步明確超(chao)(chao)平、超(chao)(chao)薄(bo)、超(chao)(chao)硬和特種鋼(gang)(gang)(gang)的(de)“三超(chao)(chao)一(yi)特”研發(fa)方向,緊(jin)盯(ding)半(ban)導體、新能源等國家未(wei)來產(chan)業重點發(fa)展方向,積極拓展新的(de)材(cai)料(liao)研發(fa)。
如芯片封裝用材。以前用銅,導電(dian)性(xing)好(hao),但較(jiao)強的導熱性(xing)容(rong)易造(zao)成(cheng)發熱問(wen)題嚴重。尤其是隨著芯片算力越來越強,熱脹(zhang)冷(leng)縮之后容(rong)易造(zao)成(cheng)虛接。“手撕鋼”團隊研發了填補國內空白的一項精密合金材料,該材料在溫升溫降過程中膨脹系數非常小,可以用在手機芯片、汽車芯片、工業機器人芯片等領域。2024年,該產品開(kai)始量產,預計3年到5年之內(nei)翻兩番。“兩種材料各(ge)有優(you)勢,客戶(hu)可以根(gen)據自身需求靈(ling)活選擇,從而(er)推動產業更好發展。”廖席表示。
據介紹,“手撕鋼”研發生產后,也實現了對折疊屏所用有機高分子材料的替代,將原先4萬次(ci)~5萬次的“折疊壽(shou)命”延長(chang)到30萬次(ci),加速了(le)折疊屏手機“飛入(ru)尋常百姓家”。
一直在創新、持續(xu)在突破(po),是一件很費腦力、煞精力的事(shi)情(qing),但太(tai)鋼(gang)文化(hua)鼓勵創新、寬(kuan)容失敗(bai)、反對守成,正因此,“手撕鋼”團隊已形成創新“不倦”的工作習慣。“比如,在《瓦森納協定》中禁止對中國出口的先進材料目錄里,包含各類型的先進鋼鐵材料,我們會主動關注,并積極推動研發突破;太鋼先進不銹鋼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最新定位,是關注半導體和新興材料領域,未來也許會成為主戰場。作為一家央企,我們有這樣的使命與擔當。”廖席直言,每一次,看到實驗數據變成產品,最后變成用戶在用的東西,這個過程“很有意思”。
2024年,鋼(gang)鐵寒(han)冬(dong)、“內卷”嚴重,而太鋼(gang)精(jing)密薄帶公(gong)司卻吃到了(le)超前研發、不斷創(chuang)新的紅利。2024年,該公司實現銷量2.5萬噸,人事效率提升8.8%,經營現(xian)金流(liu)增加(jia)1709萬元,較好地實現(xian)(xian)了全年預(yu)算目標(biao)。“之所以(yi)能夠平穩度(du)過每(mei)次周期(qi),是因為(wei)敢(gan)于危中尋機(ji)。在最艱(jian)難的時候,保持定力、找準定位、把握機(ji)遇非常關鍵,如此,甚至可(ke)能實現(xian)(xian)比之前(qian)更好的發展。”廖席認(ren)為(wei)。
據了解,太鋼精密薄帶公司僅100余(yu)人,產值卻達7億余元(yuan),人均產(chan)值業內(nei)領先,核心秘訣便在于只(zhi)做(zuo)高附(fu)加(jia)值產(chan)品。新質生產(chan)力的競爭優(you)勢在這里(li)具象化了。